学部文科丨不走寻常考学路之外国语学部
2019-08-13
各位好。我是期末考了六门语学的小编,听闻有勇士后台留言表示想要了解“日本的外国语学部”,本人垂死 “病”中惊坐起,势要劝一劝各位莫要想不开。
本文中,小编将结合自身在日本的大学中学习语学的经验,介绍日本的大学中的外国语学部/专攻。
在日本的大学学习外国语的体验

除了必修或学科要求,留学生当然也可以选择履修外国语科目。而小编,作为一个语言学习狂热爱好者,自然也想求一个新鲜刺激多学几门外语(学费挺贵的,不多选几门哪能赚回来)
一时贪心无足,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曾履修过古希腊语、德语、法语、韩语,想起作业和考试,至今仍觉得后怕。

     * 小编的古希腊语书及笔记
在日本的大学学习语学与国内最大的不同,莫过于教学方式。国内的培训机构或是大学,基本都是由老师从发音开始“手把手”进行指导。而在日本,似乎盛行“溺死式学法”
个人体验:德语课什么都没教直接读小说;古希腊语发音讲完和译*柏拉图;韩语课语音没讲完写作文;法语第一节课先做听力*和译:指将外语文章翻译成日文
简单地说,以自学为主。虽然日本人老师中不乏细心指导之人,也多有“自由放任”(laissez faire)之辈。而外国人的老师的课则更为带劲,母语授课是主流。虽然有耳濡目染之奇效,但在课程最初的适应过程是十分辛苦的。而若要他们日语授课,对于我们留学生来讲难上加难,日语和学习的外语都听不懂的窘况时有发生,同老师用什么语言交流沟通也是个大问题。
最后不得不槽的是,日本老师特有的具有异域风情的发音。我们时常看到的日语片假名单词オリジナル(original),ストロング(strong)之类的都是小儿科。试想当我们在学习一门本身就不知道如何发音的语言(例:古希腊语-现代没有人说的语言)时,被日式发音各种带跑,是不是会感到后怕呢?
来自在日留学生的呐喊:现在英语英语说不好,日语日语说不好,日式英语倒说得挺好!!!
升级版→各位在日学习小语种的难兄难弟们,记住这个句式:现在xx语xx语说不好,日语日语说不好,日式xx语倒说得挺好
有什么メリット

虽然前一小节小编一吐在日学语学的辛酸,但并非完全没有益处。
下面我们细细数来:
1. 自学能力、日语能力得到了提升
上节已经讲到,日本的语学课程盛行“溺死式学法”,课上以练习为主(比如口语课老师只讲基本句式;阅读课,仅作读书发表,读书需要课后进行等),预习、复习以及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只能靠自己,所以,这对自身的自学能力和自觉性是一个极大的锻炼。
语学课,和译是逃不过的坎。因此,在翻译过程中,作为留学生的我们的日语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升华。比如,在“插画中学习英国历史”一课中,通过和译,我们不仅学习到了“拱上”的英语是“spandrel”,还知道了它的日文名叫“三角小間”(虽然不知道“拱上”一词的中文是啥意思,但是和译让我们学会了三个词,是不是很炫啊)。
此外,很多作品没有中文译本这一情况十分常见。而对于身在日本的我们来说,就算有中文译本,入手中文版也存在一定难度。大多数情况下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日文译本。通过把日文版和原版比较着阅读,也可以了解文法措辞间的差异,体验不同语言文化的同时,顺带提高日语能力是一大益处。
2. 用日语学某些特定语言更有效
很多人都说,中国人学日语有天然汉字buff。相近语系之间的学习更加有效率。
首先,以德语为例。众所周知,德语的语法体系十分严谨,不仅阴阳中性分明,有固定的语序,还有四格。以四格为例,第一格(主格)作主语,第二格(属格)表示从属关系,此处作为重点的是三格和四格,也是最迷惑的两个格。
国内学习德语,老师会教授口诀“人三物四”。直意是三格表示人四格表示物——看字面意思完全理解不了。
用日语则十分好理解。以“我”为例,一格:私が;二格:私の;三格:私に;四格:私を。
古希腊语的五个格(主格、属格、与格、对格、呼格)同理。
其次,韩语与日语文法相似,用日语学韩语也得心应手。发音用假名注白字也十分方便(虽然考试时的发音题要求用假名标发音实在让人欣赏不来。每次老师说考试有这类题,本人都会展现出惊天演技)

3. 可享受稀缺资源

学习语言,资源媒介是不能少的。
第一,相比国内小语种外教稀缺的状况,在日本的大学中,接触外教的机会就非常多了。虽然可能会存在前文中提及的理解和沟通问题,但在耳濡目染和“孤立无援”的环境下,提升速度却意外的快。
第二,外语学习的教材和原著资源也十分丰富。例如庆应义塾大学图书馆就有镇馆之宝霍布斯《利维坦》初版;一桥大学有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等。学习外语,若能有幸用原作语言拜读如此巨作的初版,岂非人生中之大幸?(曾在图书馆借到过初版威廉·福克纳《烧马棚》的我瑟瑟发抖)
第三,日本的大学多数设有交换或语学留学等留学制度,外语系的学生可以利用此机会,促进语学的学习,也可以体验一番异国文化,相信这也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体验呢。
吐槽时间

回归本篇主题——外国语学部,
  • 迷之学科设置
日本的大学一圈看下来,除了校名带“外国语”三个字的大学,其实很少有综合性大学单独设立外国语学部。大多数大学会将外国语学科/专攻设置在文学部、教育学部或是教养学部等他学部之下。
在学際化(学科的融合和相互应用)成为潮流的大背景下,外国语专业、尤其是“寄人篱下的外语专业” 的纯粹性(指对外国语专业本身的执着)还能被保全多少,就不好说了。
就像文学部下设的外语专业会偏向文学;教育学部下设的会偏外语教育;教养学部下设的则偏向地域文化研究之类的。
不得不说,他学部下的外语专业本身的课程设置杂乱是一大特点。

比方说:

中央文学部英语文学文化专攻下设英美文学和英语学,文学语言学参半;

法政文学部的英文学科下设文学系、言语学系、英语学系(英语史)、实践英语系(来自编辑部英语系双硕士毕业van的吐槽:专门学习英语史真的活久见…)
庆应文学部英美文学专攻某教授是日本文学博士…
国内的外语系,一般在进入第三年时会细分翻译、语言学、文学、跨文化交际、地域研究等专业方向。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的大学的外语专业很少设置翻译方向研究,作为三四年级研究方向的少之又少,多数是暗含在各专业的选择必修里。因此,因为想要成为翻译家而志望外语专业的同学在择校时需要了解清楚。少数设置翻译家养成科目的有:立教大学异文化交流学部“通訳者・翻訳者養成プログラム”等。
  • 可能会出现“自学”的情况 *具体情况因学校而不同
在此先声明一点,本人是土生土长的文学部,对外国语学部的情况不甚了解。因此,在这一部分,我将以早庆为例,仅论述文学部的一些令人窒息的操作。

之前我们在文章“庆应文学部の「闇」——分专攻的血战”中就有提到日本的大学文学部的两种迥然不同的分专攻制度:

1)直接开始专攻的学习

2)一年教养科目+三年专业学习
早庆都是第二种。
在第二种情况下,一般来说,第一年学校会要求学生必修一门到两门外语作为进级条件(也有过不了会留级的情况)。可选择的语言因大学而不同,但基本逃不过 “英语(几乎是必修)、日语(留学生限定)、小语种中的大语种”(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中文、韩语)的pattern。
除非有学科特殊要求,留学生一般是不会被要求必修上述小语种的。
由于分专攻需要选考,这样就会出现“从第一第二志愿滑进语言文学专业”的情况。
与国内大学外语系从音标教起的保姆式教学不同,早庆文学部的外国语文学都是直奔主题进入文学的学习,语言的硬伤只能靠学生自己弥补。

以早庆为例:

  • 庆应:

留学生小A,大一必修语学日语英语(留学生标配),分专攻考试失手被分入法文学专攻。法语0基础。上专业课周围同学都フランス語ぺらぺら,小A只能每日挑灯夜战,自学法语。
  • 早大(感谢早大的同学友情提供:真人真事真的很惨)

小B大一必修外语选了德语。读了一年之后竟然非常喜欢,于是一拍板:就去德语系了!
然而进了志望的德语系的小B,大二春学期还没过半,就已经神经衰弱,几近秃顶。第一年学到的德语在大二的德语文学鉴赏课里简直就是幼儿园水平——但!德语课什么的!不存在的啊哈哈哈哈哈
综上所述,各位自求多福吧。
*早大文学部比庆应文学部更有人性的一点是:外国人留学生可以必修小语种,而庆应强行要求留学生修日语和英语,其他外语需要作为教养科目另修;早大语言文学关联专业对志望者的必修语学有要求,庆应则没有(日常吹对家)
因此,对自己的自觉性和自学能力没有信心的同学,建议绕道。
如果看到这里各位还是没有被劝退,那我们就来看看代表大学大学外国语学部的校内考和合格状况吧。
代表大学校内考内容及合格状况

1. 上智大学-外国语学部

上智大学外国语学部下设英语学科、法语学科、德语学科、俄语学科、西语学科、葡语学科,几乎囊括了报考热门的各语种。外国语学部全学科要求考生提交外部英语考试成绩,并设置了分数线,这一点需要注意。校内考则是以考查考生日本语能力为主。
  • 校内考

英语学科:英文解释题、听力理解、时事问题相关的英语作文

德语学科:包含提问的小论文

法语学科:读解式小论文、日文听写

西语学科:日语阅读理解

俄语学科:回答关于俄罗斯和苏联的基础知识的问题、小论文
后台回复“上智西语17” “上智西语18” “上智西语19” “上智法语” “上智俄语”查看过去问
  • 合格情况

近年来报考外国语学部的考生基本呈上升趋势,英法德西等老牌语种仍然热度不减。
上智外国语学部的校内考对考生的日语能力十分重视,相比之下对考生对于对象外国语的基础知识没有具体要求,但考生需在志望理由书和面试上下功夫,不可掉以轻心。
上智文学部下还设有英文学科、德文学科、法文学科学科,其校内考以和译或小论文为主,似乎更加侧重于考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对象外语的基础知识。因此,志望这三种语言相关专业的同学需要更加深入了解两学部学科的不同,慎重报考。

2. 大阪大学-外国语学部

阪大的外国语学部原是由大阪外国语大学合并而来,下属学科多样,其中也不乏一些像是东非土著语言之类的小语种中的小语种,但从留学生的报考人数来看,仍是英法德西语之类的老牌外语和具有地域优势的日语更为吃香。
和上智一样,阪大外国语学部部分学科要求考生提交外部英语考试成绩,并设置了分数线;也有不需要英语成绩的学科。但是!!!阪大校内考对英语的要求极高,从科目上来看可以感受到对考生语言能力全方面的考查,切不可掉以轻心!
  • 校内考

笔试(英语*、日语)+口头试问

*根据学科不同内容可能有差异,也有进行听力测试的可能性

*报考英语交流、英语会话、英语表现等,(听)说读写全方位覆盖
  • 合格情况

来日本学习外国语的考生本来就少,学习像是蒙古语、泰语这类稀缺语种的考生则更少。从形势上来看,多数考生仍倾向于学习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语种,而非稀缺语种。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对于该语种缺乏认识,感受到准备志望理由书时的压力或是入学后学习的压力(毕竟学习一门不被人熟知的语言,在入手辅助材料上就存在难度,用一门外语学习另一门外语也不是易事),也可能是单纯的不感兴趣。
然鹅阪大的合格情况就比较鬼畜了……
根据18年度的合格数据,在所有的外国语学部中包括中国語、朝鮮語、モンゴル語、インドネシア語、フィリピン語、タイ語、ベトナム語、ビルマ語、ヒンディー語、ウルドゥー語、アラビア語、ペルシア語、トルコ語、スワヒリ語、ロシア語、ハンガリー語、デンマーク語、スウェーデン語、ドイツ語、英語、フランス語、イタリア語、スペイン語、ポルトガル語、日本語等25个专攻,只有日本語专攻有28人报考,最终有8人合格,其余专业根本无人报考。
19年度稍稍好了一些:除日本語有32人报考、12人合格之外,ドイツ語和英語分别有一个人报考,但最终无人合格;フランス語スペイン語也分别有一个人报考,最终也总算各自有了一个合格者。

等等!

同学们可能想问大名鼎鼎的东京外国语大学在!哪!儿!

由于东外的情况过于复杂,我们将单独写一篇进行论述,敬请期待。
给各位勇者的一些小TIPS

1. 需要明确专业方向和大学课程侧重。如上所述,所谓外国语相关专业,有文学方向的也有语言学方向的,报考之前需要了解,否则可能会出现志望理由和志望大学的课程牛头不对马嘴的情况;
2. 在志望大学的外国语学部和其他学部内同时下设外语相关专业的情况下,需要明确两者之间的区别。在面试时可能会有被问为什么不去另一边的情况;
3. 日语一定要硬。得做好用一门外语学另一门外语的心理准备(还有和译、カタカナ放題);
4. 外国语学部几乎都会要求考生提交外部英语成绩,或是在校内考设置英语考试(少数会直接考对象语言科目),因此考生需对自己的英语水平有一定认识,量力而行;
5. 外国语相关专业(除去日语、英语)本身就不算是留学生报考的热门,面试时“你为什么特意跑到日本学外语”这一死亡质问想必就能呛住不少考生。要回答出这个问题,并自圆其说,就需要考生自己下功夫了;
6. 不论是在面试还是志望理由书,建议不要提及大学在学期间想要海外留学一事,否则可能会被呛回来:为什么不直接去那个国家?(小编亲身经历当时我急中生智,理直气壮地答道:贵学语言课程设置之完备让我自信在两年以内一定可以掌握这门语言,唯有海外留学才可将贵学语言教育之优势发扬光大blablabla-这都是余谈,望博各位看官一笑)
最后,劝各位三思,在日学习外国语是个坑,浅尝即可,不宜过分探究(手动狗头)
我已尽力劝了,剩下的路就要各位好汉自己走了。
也欢迎各位批评指正、分享经验~
最后祝各位考学顺利。

(劝大家能不来就不来千万不要来入坑容易出坑难的ビオラ)




8月考学日历⇣⇣